一年前的今天(2020年11月23日),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,宣布紫云县、纳雍县等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。贵州所有6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!
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,贵州贫困程度深,贫困人口多,脱贫难度大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省 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、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、9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。
回望脱贫攻坚历程,是向过去的奋斗致敬,更为新的奋斗汲取力量。
全省贫困县减少情况
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人口
在贵州66个贫困县中,有9个县是贫中之贫、坚中之坚。
去年今天,这9个县携手退出贫困县。然而面对接下来的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他们又将如何破局?近期,记者分别赶赴其中3个县,记录下了当地干部前行的脚步和奋斗的故事…
240万斤百香果,青果占了三分之一,这是榕江县高文村合作社负责人黎昌林今年交出的答卷。
青果是百香果因光合作用不够,表皮没有变黄导致。
“口味影响不大,但卖相不好。卖不出去农民的损失会很大。” 黎昌林无奈地说。
榕江县百香果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,高文村达到2400多亩,是种植规模最大的村子之一。可在几年前百香果产业刚起步时,村里还有不少人反对,最激烈的是他的父亲——担任过村支书的黎应松。
“百香果是什么?香葱种得好好的,为什么要换?”黎应松很纳闷。
黎应松说,一直以来,村里的主导产业都是小香葱,种植面积有400多亩,亩产值达2万多元,村民们因这个产业获益不少,可黎昌林有他的考虑。
“小香葱都是散户种植的,如果形成规模,必须要走出去,扩大市场。卖鲜货周期很短的,冷链过程中成本就特别的高,市场竞争没有优势。” 黎昌林说。
规模难以扩大、销售成本较高,看到小香葱产业短板的黎应松决定让儿子试试。
可谁知第一年就出现了大量青果。
鲜果不好卖,能不能换个思路?比如取果浆。
黎昌林联系到了广东一家果汁企业。在现场品尝了百香果的口味后,企业立即签订了50万元收购合同。
“新鲜饱满,略微带酸,取汁率比较高,价格也稳定可靠,所以我们可能要长期同他们合作,成为首选的原料供应地。”企业运营总监麦士佳说
乡村振兴之路并不平坦,但青果问题的解决,坚定了黎昌林通过农业现代化,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决心。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,今年榕江县产量预计将达到2万吨,产值2亿元。
这段时间是龙须菜采摘的黄金时段,在紫云县四大寨乡噜嘎村的蔬菜基地里,几十个村民每天都在为采摘龙须菜忙得“不可开交”。因为他们采摘的龙须菜当天就要装车销往广州、香港、澳门等地。
龙须菜,因口感清香脆甜、营养丰富,成为市场受欢迎程度很高的一种蔬菜。不过,这种蔬菜在贵州有个通俗的叫法——瓜瓜尖。近两年, 因为紫云县对接上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市场,让村里的蔬菜、养蜂、鲈鱼养殖等产业蓬勃发展。把村民们的荷包都“撑鼓到起了。“瓜瓜尖”作为致富的蔬菜品种之一,村民们也心甘情愿地顺应粤港澳市场“潮流”,改了口,称为“龙须菜”。
看到村里产业发展起来了,让读过大专院校、开着小轿车的杨昌芬回到村里,安心跟村民们下基地一把一把采摘起了龙须菜。 而她以前还在安顺做过会计、个体户这些令当地村民羡慕不已的工作。“现在家门口摘菜每个月都有差不多5000块钱收入,一年可以采收10次,哪里不安逸!”杨昌芬说。
让人更安逸的,还有噜嘎村的居住环境。从今年5月开始,安顺开始推进清洁村庄带动乡村振兴活动 ,成立了市县乡三级宜居办,引导村民清理生活垃圾、畜禽粪污、改善房屋的装饰外貌等。现在,噜嘎村里地房前屋后、居住房屋装饰外貌等关键地方都让村民们打理得清洁、有序。
杨昌芬每天从蔬菜基地下班后,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叮嘱老人改变生活陋习、打扫屋前屋后卫生。
这个月,经过寨老、村干部和村民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打分,杨昌芬家在“宜居乡村户户评比”中得了第3名。
紫云县脱贫这一年来,噜嘎村在产业发展、推进乡村振兴方面都悄然发生着改变。村民们钱袋子也鼓了,干劲上来了, 乡村风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当地干部们心里又有了新的打算。
从县城到长流的时间和到贵阳的时间相当。
“最要命还不是远,是地势。在我们这里,连块平地都找不到。”乡党委书记张波说。
“土地少得可怜,以前种玉米,连家里人都吃不饱。”村民们说。
远远望去,长流乡像是一座孤山漂在牂牁江上。
“产业必须破局! 花椒、李子、核桃都尝试过,但都不理想,直到找到了辣木。”张波说。
辣木作为蔬菜和食品有增进营养、食疗保健的作用,也广泛应用于医药、保健等方面。
2015年试种成功后,2016年长流乡把辣木作为主导产业来抓,种植面积很快达到9000多亩。辣木成了长流顺利脱贫的产业基础。
张波说:“辣木花、果、枝、叶、根都可利用,全身都是宝。我们这里的土质很松散,它还能起到固土的作用,既有经济效益,又有生态效益。”
脱贫这一年,辣木成为长流乡“产业兴旺”的保障。
“不够卖!”乡里的龙头企业负责人赵应堂感叹。
他说,企业开发的辣木面条、双辣酱等深加工产品早已断货。“每天都在催原料供应商供货。等到生产线扩大,明年产值会上千万。”赵应堂说。
产业发展要以农民为主体,在引进企业后,企业、合作社、农户就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,通过扶贫资金入股,为农民分红。
“现在进入了乡村振兴阶段,我们要带动农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。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的模式,现在已经带动了2.4万名农户参与产业发展。同时,为了激发企业的积极性,县里还对带动农户的企业有奖补措施。未来我们带动的农户还要翻几番!”张波笑着说。
过去这一年,省委省政府重点围绕五个方面的工作抓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。
锁定一个目标
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
聚焦两个重点
着重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,着力于乡村振兴开新局。
强化三个保障
强化组织保障、强化政策保障、强化资金保障。
落实四个帮扶
产业帮扶、就业帮扶、东西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、驻村帮扶。
推动五个到位
监测帮扶到位、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到位、问题整改到位、政策落实到位、工作落实到位。